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椽头导师 (第4/6页)
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两扇简易的“门”。 提到“建筑”,何楹等人有些惊讶。 将恋爱与建筑相关联,他们闻所未闻。而这个看似无聊的课题,有了这样的开始,瞬间就变得有趣起来。 “在古代,双扇称门,单扇为户。” 叶舫妤回身,指着一扇拥有两块门板的门,又指了指一扇只有一块门板的门,说道: “在建筑学解释中,‘户对’是两个单扇的户,等同于一个双扇的‘门’。‘门’,从‘二户’。译为,‘门’,当‘户对’。也就是户与户登对,门与门登对。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只有权贵的宅第才能安装双扇的门,平民的住宅只能有单扇的户。所以,这‘门当户对’也可以代表一种,阶级地位和建筑级别对等的关系。” 这番解释严谨又有趣,在座的学生包括何楹等人也被深深吸引,教室中静可闻针。 “那么,当这种对等的关系延伸至世俗婚姻中时,我们便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到两个方面。” 叶舫妤顺势在黑板上划出两条线: “在理学建筑中,我们称正门为门,房门为户。当婚姻双方家庭的建筑等级相同时,意味着门庭和户室对等,便可理解为门户相对。而在阶级划分时,权贵称门,贫贱称户。婚姻两方家庭的阶级地位相同时,家世和名望相当,就是所谓的门第当对。” “反之,若门第不当对,便是阶级地位不匹配;若门户不相对,便是建筑等级不对等。这种高门莫对在古代又被叫作下嫁,或者攀高枝。而无论是哪一种,在等级制度极为森严的封建社会,都是极为艰难的结合方式,悲剧也是频繁发生。” “比如我们熟知的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无不是棒打鸳鸯,或阴阳相隔,或天各一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