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夜阳鸟 第263节 (第2/8页)
。如果有了女儿,又会重复发生一样的悲剧。你知道吗,贫穷就和富有一样是会继承的,而且时间越长,被掠夺压榨得就越狠,逐渐也会形成习惯。” 到底是文字工作者,即便戚晚没有亲自在现场目睹那些不堪与侮辱,却能绘声绘色地呈现。 而且戚晚描述故事的角度和黎湘、辛念都不同,她多了一些文艺的腔调,还有一些愤世嫉俗的批判思想,她虽然一句“阶级”都没有提,话里话外却处处都在抨击阶级差距所带来的不公平。 “为什么不选择报警?”江进问道。 当然,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他在体制内,他最了解体制的优势与弊端,林新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顽疾。 果然,戚晚笑了声,带着嘲讽的意味,也不知道是笑问题天真,还是笑江进睁眼瞎。 戚晚说:“如果报警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实名举报的人出现了。生活里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不只有他们,他们只是一小撮走投无路,凭着一时冲动选择曝光的当事人,是小概率。真实的数字只会比这个更庞大。” 江进没有感觉错,因为这番话他再次肯定戚晚的认知有着非常尖锐的一面:“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我承认林新当地是有问题,但还不至于一竿子打翻所有人。” 戚晚:“可是我们小老百姓怎么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谁收了钱,谁又愿意站出来帮忙呢?那些老板那样的有恃无恐,就是因为关系早就打通了。都说做贼心虚,贼看到兵就会躲。但你知道什么时候贼人不会躲,反而会招摇过市么,是当兵匪成为一家的时候。就拿湖底沉尸案来说吧,这种悬案多年没有人查,直到有了专案小组才翻出来,不恰恰说明了问题?难道这些年都没有明白人么,不是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