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一九八章 奥朗则布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九八章 奥朗则布的选择 (第2/7页)

度这片温暖富饶的土地,不可避免地被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舒适富足的生活所侵染,战斗力开始迅速退化,昔日的艰苦奋斗精神也渐渐被奢靡享乐之风吹到了九霄云外。

    莫卧儿帝国,与晚了一个多世纪出现的大清同为外来征服者建立的帝国,都面对着原有军事力量退化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莫卧儿帝国可以从印度西北方引入更多的强悍外来兵源,为军队补充更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比起大清人丁稀少的索伦兵和荣光不再的蒙古兵,河中、波斯、阿富汗等地的悍勇之士可以说是源源不绝。

    但是,自阿克巴开始,连续三代莫卧儿皇帝却为了稳固统治,大力拉拢印度本地印度教王公,让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参与帝国军政事务。甚至还打出了“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这一旗号。阿克巴通过迎娶印度教王公的女儿为后,将这些贵族们引入了朝廷,并让他们在军政系统中担任要职。

    阿克巴登基时,莫卧儿军队中的指挥官们几乎都是中亚和波斯的外来户,而到了1582年后,他的两百多名主要军事主官中,只有八十人来自印度以外,另外一百二十多人都变成了印度当地出身之人。

    这一改革确实缓解了外来者和印度本地人的矛盾,增强了帝国的凝聚力。但是,随着印度本地人逐渐在帝国军政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中亚和波斯等传统兵源输入地的“拥军”活动受到了遏制。比印度人更强悍坚韧的战士们走出群山、大漠和草原,到莫卧儿帝国建功立业的机会,也随之大大减少了。

    昔日剽悍的外来者们在印度的土地上不断退化,而外部的新鲜血液又无法及时补充进来,莫卧儿军队逐渐开始由印度本土士兵挑大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