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5章 (第2/3页)
不能再胡来了。” “姥姥,我知道,您忘了,我懂医术的。”张俊平笑着回答道。 李文娟在旁边听的满脸通红。 也许是看出李文娟的尴尬,姥姥没有继续说别的,只是动作麻利的包着包子。 “师父,锅开了!”夏国祥还不知道,自己烧锅的这会功夫,自己多了两个师弟/师妹。 “知道了!”张俊平起身,端起一锅盖包子,走进厨房。 锅盖是一种用高粱杆制作的厨房用具,在北方非常流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 只是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盖帘,有的叫锅抷,有的叫篦连,还有的叫双篦,都是一个东西。 包包子,蒸馒头,都要用到它,先把生的放到锅盖上面,然后端到厨房,放到锅里的篦子上。 包水饺的时候,也都是用这个,甚至都成了一种计量工具。 在农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家包了多少水饺?我家包了两锅盖。 这种计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炫富,慢慢演变出来的。 在八十年代以前,家家都不富裕,哪怕过年吃饺子,也都是按个数。 于是就衍生出来这种炫富的对话。 邻居一问你家包了多少水饺? 我家包了五十个水饺。 家里八口人包五十个水饺够谁吃的?说出来也不好听。 于是干脆说:我家包了两锅盖。 这么一说,逼格就出来了。 一锅盖是多少?锅盖有大有小,大的能发七八十个,小的也就能放二三十个。 但是我不说锅盖多大,我只说我包了两锅盖。 这也算是一种生活智慧吧。 张俊平把包子一个个放进锅里的篦子上,然后盖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