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四十五章 把蟑螂消灭成保护动物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把蟑螂消灭成保护动物吧! (第3/5页)

信息素的新诱饵,甚至可以传递多代?”

    徐云点点头,肯定道:

    “没错,这就是我认为的第四代甚至第五代吡虫啉的方向。”

    田良伟抿着嘴仔细思索了一番,脸上的表情依旧有些不乐观: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技术上却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目标单一,一种昆虫的信息素只能对本物种的成虫有效,比如我之前提到的飞蛾粘板,它只能捕捉到飞蛾,其他的苍蝇蚊子根本没法捕捉到。

    二就是合成起来需要突破对应的信息壁垒,这点实在是太困难了,否则那些知名公司或者实验室早就把它搞出来了。”

    说着说着,田良伟便不禁摇起了头。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目前几乎所有的信息素毒药,都是通过物理杂糅的方式制成的。

    这种生产方法不能说生产企业是傻X,而是因为他们做不到将信息素与生物毒药合成为一个全新的物质。

    作为国内生物医院的权威大拿,田良伟自然清楚信息素与生物毒剂的合成到底有多困难,眼下拜耳、辉瑞、罗氏、诺华这些公司都在朝这个方向进行研究。

    这种技术的突破对于科学界来说起不了多少波澜,别说诺贝尔奖了,连卡里夫奖或者拉斯克奖都摸不着边,但背后映射的市场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然了。

    这些实验室结合标的大多都不是吡虫啉,而是三代的呋虫胺。

    毕竟在那些尖端实验室里,吡虫啉与呋虫胺相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