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荀令[三国]_分卷阅读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 (第4/4页)

想做,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他可以做汉朝的治世之臣,但若是未来局势实在不堪,他也不介意提前便寻找能救世之人,比如那现在还尚未显露头角的曹孟德。

    荀彧对三国的历史谈不上熟记于心,但是大致的过程还是知道的。

    或许和荀令君真的有什么关联,即便不知道历史的发展,荀彧也会选择曹cao辅佐,没有其他,只是一种直觉而已。

    虽然自小学的是儒家的“忠君爱国”,但是荀彧和史书上的荀令君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汉室的忠心。

    汉朝之后几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一统天下之后短短几十年便被李唐取了江山,知晓其中这么多朝代更迭,荀彧自然不会拘泥汉统。

    至始至终,他出仕便是想让眼下的太平盛世维持的久一些,在大唐的时候是这样,现在更是这样。

    于大唐他或许还会随着师父维持皇家威仪,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但是在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东汉末年,即便在此生活了二十年,对于那些换的飞快的皇帝他也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听出荀彧话中的意思,戏志才眸中笑意更甚,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大乱初显,各方豪杰已经开始登场,不说维护汉统有什么不对,但是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既然文若如此通透,那他便不用整日提心吊胆了。

    若文若真的如那些腐儒文人一般死死抱住刘汉不放,他也几乎已经能想到将来的惨烈状况。

    忠于汉室可以,但是一心想将如今这天下整治如文景武帝,难呐!

    还好,文若不至于为此搭上一生。

    面色如常将靠近荀彧的酒坛拿来,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