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我的财富全靠摸_第七十章 汝窑之真假(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汝窑之真假(下) (第2/4页)

一千多年的氧化就呈现一种铁褐色。

    但华夏古瓷研究中心,明确表示,汝瓷有时还有一种缩釉斑呈现为铜黄色。

    有人说,这叫铜骨。

    可见,棕眼呈铜黄,乃是正常现象,并非为假。

    众人心头不禁疑惑:“不论是从外形,还是釉色釉水釉质,甚至连棕眼都与正品相符,难不成这汝窑残片真的是真品?”

    这已经是将眼力鉴定的所有手段都用尽了,但仍没看出任何作假的苗头,众人不由望向唐半都。

    唐半都纠结良久,叹道:“兹事体大,还是上仪器吧。”

    玩古瓷的,一般是不会将瓷器上仪器的,断真断假,全凭一双眼睛。

    且瞧不起用科学仪器的。

    他们认为用可科学仪器是对自己的侮辱,是对自己古玩知识底蕴的怀疑,更是对自己鉴定水平的贬低。

    但汝窑瓷器价值太过珍贵,且存世量太过稀少,突然出现这么多真品,众人心里无不发毛,哪怕他们心里再不愿,也不得不承认,有时科学仪器就是比人的眼力更为准确!

    众人闻言,顿时有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上前将残片至于显微镜下观察。

    他观察的是釉下气泡。

    这也是现如今鉴定汝窑瓷器的手段之一。

    自古至今,但凡瓷器出窑,釉下均有气泡,多少而已。

    汝窑瓷微观下气泡很少,像晨曦天空的星星一样,很少见到。因为宋汝瓷是玛瑙入釉,多种玛瑙混合一起在汝窑严格烧制,做工精细,所以气泡难寻,但是通过高倍150倍显微镜查看后,可以看到窑釉的流动十分明显,形状如同流动的棉絮与豆花一般,分布在其中的气泡随处可见,而且气泡的大小差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