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_第309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9章 (第3/3页)

一眼,前者心领神会,开始热情地与中年人攀谈起来,“哟,这位大叔,听您的意思,您是本地人啊,这是回家?”

    中年人老脸一红,“那能啊,我就是附近的打猎的,去城中一个好友家看看。”

    “哎呦喂,那您怎么这个时候入城啊?”

    “哎!还不是因为那该死的突厥人闹的!我一大早就出发了,翻了好几座山才过来,要不是突厥人会在路上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我何苦要受这个罪!”

    “那大叔您真是不容易啊,话说这边关还算安稳罢?怎么突厥人都敢跑到这里来打劫了?”

    “你这话可算是问对人了,叔和你说啊…… ”

    桑榆默默地竖起了大拇指,再次感叹周良才口才了得,马屁都能拍到马肚子上。

    倒是跟在身后的一个老丈听了个大概,笑眯眯问桑榆等人,“你们这是第一次来太原城吗?”

    薛如英看着坐在敞开的驴车上的老夫妻,笑道:“是啊,老丈,您也是第一次来?”

    “呵呵。”老丈与老妇人对视一眼,和声和气道:“是啊,我们是来这里寻亲的,我家三郎已经有十年没有回家了,我们两个老的想的紧,所以来看看。”

    桑榆好奇地问:“你们家三郎在太原做什么?这么久都不曾回家?”

    老丈闻言,面露哀伤,“我家三郎十六岁就来参军了。”

    桑榆一愣,似乎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回答。

    柳锦书低头同她解释,“这里靠近边关,常年战乱,所以有很多军籍百姓会被征到这里来驻守,十来年不回去已经算是轻的了。”

    先帝在世时,明文规定普通军籍百姓从20岁到60岁要服兵役,可是经过多年的战乱,兵源不足,后来十几岁的孩子也要上战场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