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6 (第3/4页)
经不演戏了,上个月刚写了篇文,眼下瞧着势头挺好,这才刚入行,赚的钱都快比上他出道两年多每月所赚,还不用东奔西跑,日子好着呢。” “啊,小晗已经在写文了?”张院长先是一怔,之后便甚感欣慰,“这个好,小晗以前给杂志社投稿就赚了不少稿费,继续写,肯定能更好。对了,小晗,你这次还是在杂志上发文吗?” “院长,您可真是与时俱进,对年轻人的喜好都这么了解。”张晗张口便是一阵恭维,“杂志上得的稿酬少,我那文发在绿原上。” “这也不错,那你就好好写,院里有几个小孩特别佩服你,都以你为榜样,说是等他们能写文的时候,也要动笔。你发展好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带一带他们。”说起这事,院长唏嘘不已。孤儿院的孩子,纵使不用吃太多苦,依然早早就成熟,在他们心中,成年脱离孤儿院后,赚钱是第一要务,他们都很务实,现在年纪小,判断力不强,就以裴靖宁他们这样做出一番成绩的人作为榜样。 尽管裴靖宁只开了个小公司,柳希也才晋升二线艺人,张晗更是还在配角中徘徊,可就算这样,也是孤儿院孩子所仰望的人,他们每个月所赚,比绝大多数从孤儿院走出去的人都要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想进娱乐圈的人特别多。 好在张院长他们及时止住了这个苗头,这才没让这批孩子以后都往娱乐圈里钻。娱乐圈岂是那么好进的?没有一张好颜就是想当个配角都得比别人多努力不知多少倍。 例子在那摆着呢,张晗长相在普通人中已经够出挑,但放眼娱乐圈,却还不够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