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面壁者:你反手投靠三体?_第10章 搞笑诺贝尔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搞笑诺贝尔奖 (第3/4页)

候,房间就显示为1,而没人的时候,就显示为零。

    然后假如这十个房间有5个人,且他们间隔一个空的房间,那么这十个房间的输出就是101010101,在通过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就可以完成输出数据的工作。

    如果再给他加上与或非门,以及相关的二进制代表符,那一台完整的计算机就产生了,这便是十九世纪冯诺依曼最伟大的发明,二进制算法。

    但这就有个很致命的问题,要储存的数据太多了,甚至光是输出一个代表12的数字,二进制所需要的房间都将会呈几何倍增加。

    而量子计算机的基础原理,就是每个房间的状态都不固定,通过连锁反应,来使数据的储存,这样一来,所需要的房间数量将会缩减几百甚至几亿倍。

    但现在,人类的科技就属于是卡在半截,知道原理,知道制造方法,就是没法得到准确的数据,因为智子一定会干预量子计算机的实验。

    而就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丁仪和汪淼二人,用纳米级材料将计算单元集成在一个仅仅只有米粒大小的电路上,并将其全部连接在一起,最终以将储存单元的算力,达到了与量子计算机同等的水平。

    这样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虽然算力和储存的信息数提升上去了,但是计算的速度几乎快要成龟速了。

    至少相比较同等体积的量子计算机,这个大铁疙瘩显得有点脑干缺失的美。

    用人类听得懂的语言来解释这玩意,其实就和做算数题一样。

    用1乘以100,量子计算机是直接用乘法计算,而这个笨重的大铁疙瘩,则是选择用1一路加1加1,直到加完100次为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