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之七十三 婆罗港 (第2/5页)
”的嫌疑,但和李彦直的整体战略倒是合拍的,所以非但没有加一语之责,反而派遣军队增援,让林道乾做他们二人的后勤总管,并追授了张、沈二人在前线的临机处断权力。 张琏、沈门肚子里装着为自己的心思,做这事都是为了自己,因此行动极其迅捷! 满剌加和新加坡的易主几乎发生在同一天,这两座港城被攻击前几无征兆,而且仗一打响,港口便被封锁,因此官方都来不及将消息传递出去,虽有一些“谣传”随着逃离的小商船播扬于各处,但张琏和沈门的船队是在攻取了新加坡之后的第二天就离港,目标明确地直扑婆罗。 飞龙、新加坡与婆罗都是李氏集团故有的“南洋五港”,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以前李彦直不在时,张琏、沈门几乎每半年都要轮流到各港口跑一次,洋流、风向、礁群都了如指掌,船行如风,船队竟来的比消息还快。 这是一个混乱的大航海时代,在南洋,各派势力的船式都很杂,商船可以改造为战船,战船也常常要负担起一定的贸易功能,商船、战船常常难以靠目测迅速区分。 船式的国家风格也很混乱,比如李彦直的舰队中就有不少西式的海盗船,索萨麾下的葡萄牙海军也掺有将近四成的福船——为何佛郎机人的船队里会有这么高比例的中国式船只?原来自李彦直主张开海以来,航海需求旺盛,涌入造船业的人力物力极其庞大,使得闽南、大员、粤东的造船业发展几乎是三月一小变,一年一大变,发展到近两年,粤东、闽南与大员这个闽海金三角造出来的福船已与十年前的传统福船完全不同——这是一种综合了西洋船式、阿拉伯船式和中国船式众家之长的新型船式,不但适宜远洋航运,而且规模化以后造价也变得便宜,因此闽海金三角所产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