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386.多等几天又何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6.多等几天又何妨 (第3/7页)

的,花了一天时间加了个尾舵,再装了一根只有一丈多高的桅杆来挂帆,变成了浆帆两用船。

    九月初五早晨,三名帕布拉族人和三名宋人,外加负责沟通的万胜,一共七人乘船出海,先往北边行驶以避开海寇,然后才往西边,运气好的话,四五天能到泉州,运气不好,随时可能到龙宫。

    同一时间,一支庞大的船队抵达了福州外海,准备停靠补给一些食水后继续南下,而赵孟启也带着一支船队从泉州出发,往流求而来。

    初六中午时,赵孟启的船队到了距离鹿港大约一百多里的海域,因为知道流求岛海域还有一支海寇,所以时刻都有瞭望手查看海面情况。

    突然神舟上的瞭望手察觉东边海面有异常,立刻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是一艘样子很古怪的小船,船上有七个人,从穿着来看都是土人。

    消息报告给赵孟启后,他立刻传令让快船上去看看情况。

    快船规格较小,只有五百料左右,备有橹桨,比较灵活机动,是沿海水军中的主力作战船种,不过现在被赵孟启用来侦查和通讯。

    他的命令发出后,立刻便有两艘快船打开两侧舷窗,探出船桨,变得像水上蜈蚣一样,往指定方向飞驰而去。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快船回归到已经都落下船帆的船队,其中一艘与神舟贴舷,通过绳梯,将七人和一个蜡封的竹筒都送上神舟。

    赵孟启打开竹筒,取出里面的求援信细看。

    信上内容不多,简要述说了流求形势,请求朝廷紧急救援,上面还盖着流求州官印、左翼军统制大印,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