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3章 (第3/4页)
驻扎在边境的将士不能休沐,则赏赐酒rou。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 荣誉感也能间接激发将士们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 天下万事都是相辅相成的。 活着的人授勋完毕,杨峥没忘记战死的将士。 在姑臧城南修建巨大石碑,取名英魂碑,每一个阵亡将士的名字都刻在上面。 而他们的遗体,则埋葬在石碑周围。 杨峥带着杜预、卫瓘等等西平将吏亲自拜祭。 然后又令宣义司寻访他们的家人,将“勇烈”的小铜牌一一送给他们的家眷。 抚恤自有鲁芝随后施行。 子嗣会被收入青营,悉心培养。 伤残士卒也会得到照料,伤愈之后,会转为宣义掾,进入屯田司,或者地方担任什长、伍长,管理民户。 两汉有三老制度,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实则是朝廷管理地方的乡官。 然而客观上促进了地方豪强的发展。 以至于最后弄成皇权不下县。 这些退役士卒不是本地之人,对杨峥忠心耿耿,能将杨峥的意志传递到乡里。 忙完这些,已经是五月底,洛阳的消息也回来了。 朝廷不仅没同意封杨峥为凉州刺史、镇西将军、都督凉州诸军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