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48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82章 (第3/3页)

  虽然粗糙,比不上洛阳的左伯纸,但足以书写了。

    几千张考试用的纸,杨峥还是拿得出来的。

    第一年,杨峥反复权衡之后,暂时不将青营子弟纳入其中。

    先看看士家豪右的反应,给他们适应的时间。

    另一方面,青营孩子大多十五六岁,即便学业有成,外放出去当县令……有些骇人听闻了。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杨峥对青营寄以厚望,但也不能拔苗助长。

    假以时日,终究会百花齐放。

    “此策倒是可行。”卫瓘甚为赞许。

    杜预眼神一亮,“此策既将中正之权收归中枢,又能选拔真正的贤才,将军果然非常人也。”

    杨峥老脸一红,抄作业都不会抄,岂不是白穿越一趟?

    第三百五十六章 授勋

    当然,这些都只是初步设想,具体cao作还要与鲁芝等细细商议。

    考什么,怎么考,都不能拍大腿就决定。

    事实上,这种缩减版的科举,对士家豪强也是有利的。

    毕竟这年头能读书的,也不是寻常人家。

    杨峥只是想在士族对知识的垄断中打开一个缺口。

    凉州士族比起颍川、太原、兖州,弱了不少。

    基本都是中小士族。

    在儒学上,影响最大的是安定皇甫氏、张氏,敦煌索氏,陇西李氏在这个时代还不入流,早年陇西辛氏也颇为繁盛,但后来辛氏一部入太原,加入袁绍麾下,一部入颍川,成为颍川士族的一部分。

    凉州士族豪强力量不强,让杨峥能稍稍往前一步。

    春耕结束之后,立功将士聚集在姑臧。

    “成奚,五转军功,封飞骑郎!赏良田八百亩!”庞青大声念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