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8章 (第3/3页)
?”毌丘俭凤目泛光。 “有何不敢?”马隆一脸从容。 “好!”毌丘俭仰头大笑,“今日起,升你为校尉,这新城中的溃兵、青壮,你能拉起多少,你的部下就有多少人!粮草军械,某随后送来!” 受尽苦难的马隆终于见到一丝亮光,心中热血沸腾,喉间几声呜咽。 从什长升为校尉,天下间也只有毌丘君侯能有此魄力。 士为知己者死! 马隆拱手下拜,“领命!” 毌丘俭心情不错,留毌丘重为新城守将,自引骑兵再去巡视其他城池,收容败军,整顿防务,调解兵吏将佐之间的矛盾,提拔大量如马隆般忠志勇武之人。 淮人渐悦,人心归附,士气有所恢复。 当年毌丘俭被明帝评为“有干策”,如今之淮南,也只有他能力挽狂澜。 其后,毌丘俭置书庐江太守文钦,引为外援。 淮南最后、也是最有战斗力的一支部队,正是庐江的文钦所部。 毌丘俭一向与文钦交好,文钦慨然应命。 第三百一十五章 弊端 东兴大胜后,吴主孙亮进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丞相、荆、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并赐金一百斤,马二百匹,缯布各万匹,诸葛恪皆受之。 嘉平五年春,距离东兴大战过去仅仅两个月,诸葛恪欲趁胜而席卷淮南。 满朝吴臣皆劝阻,言士卒疲惫,民力不支,凭东兴之胜,江东二十年内无忧。 诸葛恪心志已决,作书以回应满朝臣僚:……今恪无具臣之才,而受大吴萧、霍之任,智与众同思不经远,若不及今日为国斥境,俯仰年老,而仇敌更强。欲刎颈谢责,宁有补邪…… 同年三月,征发二十万兵众伐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