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214节 (第8/8页)
论起教书育人的本事还是得儒家,赵不息想要普及基础教育,儒家是很好的工具人,这些儒家人最喜欢收弟子,各个恨不得都如孔子一样收三千的徒弟,只要能把他们利用起来,普及教育难度将大大减少。 赵不息心安理得压榨着老头,丝毫没有愧疚心。 临走之前,赵不息忽然回首,对淳于越道:“我曾经听一位先生说过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玉碎而不改其白,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 周成璋虽死,可断玉关还在,断玉关中被他保护的黔首们记得这块“美玉”,这块美玉就还在。 在赵不息的背后,淳于越愣了一阵,随后边哭边笑。 ……转眼,年就过去了。 扶苏要再回九原关,和他同行的人有淳于越和愿意跟随淳于越去边关的十几个儒家弟子,还有哑娘。 “哑娘,你留在咸阳不可以吗?”赵不息觉得淳于越应该去边关发光发热,却不太舍得让哑娘离开她。 她总担心会有人欺负不会说话的哑娘。 哑娘对着赵不息笑笑,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和炭笔。 哑娘现在已经会写字了,她的字很娟丽,虽然称不上好看,但是很工整。 【咸阳不是哑娘的故乡,边关才是哑娘的故乡。咸阳很好,我替小花看过了,现在我要回去告诉小花咸阳有多好了。而且,边关还有很多“哑娘”,我要去教她们保护自己,咸阳有黑石子,有吕雉阿姐,可边关只有哑娘。】 【我要回我的上陈村去,去种很多很多小花。】 临走之前,哑娘送给了赵不息一块手帕,手帕上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玄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