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 (第2/4页)
一起浩浩荡荡的赶往了金陵城。 一路上,流民是遇着了不少,不过,有着军队保护的唐国公府家眷团,还是非常安全的到了大江的北岸渡口。 因为,要去了在南岸的金陵城,船只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江上,船来船往中,赵子殷注意到是那一只属于唐国公府的水军。 由此,赵子殷联想到的事情,便是北人善马,南人善舟。 “看来,同周国公府扎根在邺都一样,唐国公府是扎根于金陵城了。”赵子殷这般一琢磨,也在考虑着,他是不是应该把家眷也迁来金陵城。 六朝帝都的金陵,是整个大江的核心处。这里三面环山,一面绕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可谓是徐州的最精华地带。不,应该说整个南方最繁华富庶的地方。 江山水乡,处处温情。 金陵城,却是例外。 在金陵城的几十里外,那里有一座山,却是形如卧龙,又似盘虎。 总之,让赵子殷用望气神通观之,都觉得好一翻虎踞龙盘之状。真可谓是好风水,好地方啊。 “罢了,还是归家吧。” 在到达了金陵城的唐国公府后,赵子殷没有多停留。交了差事,再在金陵城带了土特产,就是领着小厮马栓儿,准备回了封县城。 嗯,归家后,歇息一两日,赵子殷才准备赶往宋城,去跟姐夫米振元商议大事嘛。 在赵子殷看来,跟他爹赵老爷先合计一二,更显得妥当些。毕竟,天下间,谁坑了他,亲爹赵老爷也不会坑他这个亲儿子的。 回家急切间,赵子殷就是让大江上行使的船家,更加紧些。 一路往东,一个白夜间,次日,赵子殷乘的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