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36章 这是每个人该做的 (第5/6页)
子是胡铭晨专门找人定做的,花了两万多块钱。 他觉得这件沾满了敌人鲜血的英雄遗物,不能随便盛放,这是对英雄烈士的尊重,也是表达胡铭晨一个后辈的敬意。 胡铭晨缓缓将木匣子打开,一柄古朴的指挥刀就静静的躺在里面的绒布上,散发着幽幽的冷光。 韩原扑上前去抱住那木盒子,抬手轻轻触碰到指挥刀的刀鞘,一瞬间,他的眼泪就喷薄而出。 他们家虽然也留存了一些叔叔的遗物,可是,那些是生活用品,再就是一些与他爸爸通信的信件。 而这把佩刀就不一样了,跟随叔叔辗转南北,抗击倭寇,直至牺牲都还在他的身上。 并且,这把刀一定浸染了无数敌人的鲜血,它算得上是叔叔一生的经历写照。 韩昌本见父亲抱着那把指挥刀难过哭泣,他也蹲到父亲身边,右手搭着他的臂膀,左手帮着托住那盛放佩刀的木盒。 韩原的老伴则是默默流泪,不停的用衣袖擦拭滚落出来的泪花。 受到他们一家人的影响,胡铭晨他们这些人也情绪低落,默不作声。 亲属的这种心情,其实不难理解,他们虽然看到的是遗物,可也和见到几十年未见的亲人差不多。 我们正常人,要是见到分开几十年的至亲,也是会激动落泪的。 韩原哭了好一会儿,才在儿子韩昌本的劝慰下平复过来。 “谢谢,谢谢,真是大恩大德,你为我们韩家做了一件感动至深的大事。”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