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7章:软肋 (第5/7页)
多还在路上。 朱塬的第一个打算是在明州扩建一个织造工坊,大批量生产麻布。 营海产业链上,不只是船帆、布袋之类需要麻布,那怕营海司在不断推行的工装,同样如此,当下可没有那么多棉布来制作衣服,还是以更加廉价的麻布为主。 再就是,麻布还可以转为油布。 特别是营海司在各地的木料储备基地,防水覆盖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这年代,大批量建造后世那种大型仓库不太现实,大批量的木料储备,只能露天堆放。当下的储备数量其实还不算太多,暂时可以应付,将来,整个东南,甚至整个大明海岸线铺开一大批的储备基地,防水油布的需求也将是天量。 资源总是不够用的。 如果不是营海司的所有投入都能够得到产出,而且是相当丰厚的产出,朱塬在明州这么折腾,别说朝堂众臣,哪怕是老朱都不会同意。 斟酌着批示完一份关于麻料的文件,朱塬刚拿起另外一份翻开,就听到了何瑄的声音:“大人,到时间,该歇了。” 抬起头。 窗外落雨依旧,天地昏蒙,却还是亮堂。 大概下午的五点钟左右。 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还是每天两个时辰的工作时间,朱塬没有再和受了海军都督大人乃至皇帝和皇后严令的何瑄分辩,站起身,一边舒展着身体,一边低头看向窗外的湖面。 何瑄走进来,帮朱塬收拾着各种文书纸笔,一边又道:“大人,姚家的姚冕又来了,一直等在门房里呢,可要见见?” 朱塬当下所在,就是舟山大户姚家的别业。 为此还了解过。 这昌国诸岛,其实还是很卧虎藏龙的。 北宋末年,一直到南宋灭亡,陆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