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节 (第2/7页)
桓公霸业。 昔年齐桓公都已经得方伯之位,加赐九锡,位列公爵了,齐国君臣难道会不想要更进一步吗?”!!! 所有人都不禁为卫鞅的话而震惊,就连秦伯都没想到卫鞅会提出这么激进的想法,但转念一想,这想法又不用在自己的身上,真是妙极了。 于是欣然说道:“卫相真是能辅佐圣王的大才啊,有您在,秦国难道会不兴盛吗?” 于是群臣便开始围绕着河西之地的争夺开始布置,一旦魏国和齐国开始大规模接战,立刻就进攻河西。 至于之前签署的和议和盟约? 当年魏国佬背刺老秦人的时候,可没提什么和议和盟约,这就叫报应不爽。 韩国的国土上,无数的军队在调动。 魏国和齐国之间的决战,基本上凑齐了几个要素,魏国粮草匮乏,急于打一场大会战,并且对齐国粮道的压迫愈发的重。 实际上一场战争打个几年,尤其是双方君臣还不算是昏庸的阶段,想要留下什么秘密是极难的。 双方基本上都是明牌在打,就看谁更能扛,就看谁能在关键的决策上坚持到最后。 魏国之所以敢在粮草匮乏的情况之下和齐国决战,是因为魏国知道,齐国国中或许还有粮草,但是齐国的大营之中是没有的! 换句话说,齐国现在大概率比魏国更缺粮。 因为魏国截获了齐国粮草到达的准确时间,在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之后,成功的将足以供给十万精锐吃一个月的粮草烧了个一干二净。 齐国即便是还能从齐国之中调集粮草,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更不要说韩国,现在的韩国到处都是饿殍和尸骨,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