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  (第2/4页)
是国人们自己将自己放在了最低处。假如没有如同谢锦言和她这样的人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那么这件事最后应当是怎样的结局?哀声怨道?之后俯首于现实?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太过于“有韧性”了。任他人如何的压迫、如何的欺辱,他们都已经习惯和麻木了。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    那所谓的民族自信力、民族骄傲感,在这个年代几乎是得不到体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别管是平等、自由还是解放、崛起,那都只能是空谈。    当然,这也不是说国家里便没有血性的人了。无论哪个国家、哪个阶层,决计都是不会缺少血性的人的。只是与整个华夏相比,那样的人还是太少太少。    抬起手,锦颐将笔尖轻轻落在身前书桌上的白纸上。她写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他们从前如何俯首于满清鞑虏,如今便如何俯首于侵华洋人。”这一句话并不是黑现在的满族,而是满清王朝确实害人,别误会    谢谢23610730扔了1个地雷    谢谢姬雅晴扔了1个地雷    ☆、第十四章    她写道——    “人生而不平等,我从来知道。    有些人生来便是地主乡绅的儿子,坐拥富贵仆人,锦衣玉食便是一生。有些人生下来却是农户的儿子,纵使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连用来上学的余钱都没有,最终只能走上祖祖辈辈从前走过的路——劳碌一生。    从此,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富人大可以醉生梦死,穷人却只能以命为搏。”    打从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锦颐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