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薛映松 (第2/4页)
望去,这秦淮河畔长街十里,当真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那少年一袭粗布麻衣,龙行虎步前来,眉目间温和笑意,他抬眼不卑不亢,行走间却让人不得不正视起来,旁人纷纷打听,这是哪家的少年郎,却原来是河东薛氏薛映松。另一茶客慨叹:“当真是清雪映孤松。” 有心人很是好奇,“这少年有何来头?这般赞誉?” “这少年的来头可大了,你竟然不知道?当今天下可谓是门阀垄断,寒门无贵子啊,唯有这高门士族子弟能够享受蒙阴,他们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铨选入仕,而不必经过察举。在此之前,均凭借门第而得中正高品。可怜我等寒门读书之人只能够仿效老庄,望洋兴叹,但是这河东薛氏薛映松却实在是为我等寒门子弟出了口气呢?” “郎君高见,还请仁兄速速说来,好叫我等有所耳闻?这河东薛氏难不成不是高门大族,簪缨世家?又怎么和咱们这寒门扯上关系?” 围观者愈发多了起来,几乎要将此人包围,此人却不畏惧,继续高声清谈起来。自然也吸引了阮遥集和谢令姜的注意力。如今这些寒门子弟,或是高门旁支,或是庶子,或是低级士族与寒庶人士,没有机会入仕,便只能东摇西晃化作游侠儿浪荡子弟,只能清谈,倒也是常有之事。 “君不见北地傅氏灵州公傅祗之子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君不见颍川荀氏荀羡,初娶元帝之女寻阳公主,拜驸马都尉,擢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升迁北中郎将,世称荀中郎?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