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太夫人的荣华富贵 第109节 (第3/8页)
并非靠着科举入仕, 但这跨出了极大的一步。 见郡主点头,万商走到她面前, 开心地说:“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有妇产科了!” 郡主正要附和,却发现万商说的话和自己想的内容毫无关系。 她竟然摸错了母亲的脉! 妇产科这个说法虽然过于现代,但从字面不难推导出它的意思, 故而郡主是听得懂的。就见万商滔滔不绝地说:“只要这对母女顺利当了官,她们如庄三妞一样开设培训班,把这项技艺传授给别人……她们难道只传授怎么正胎位吗?肯定不是!” 好比有一个小学教师, 她很擅长教导某一类奥数题的解法, 等到她因此名望并且开班授课时,难道只教这类奥数题吗?肯定还要再教一些别的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要知道此时的平民女性很少会主动去正规医馆找大夫看病。除非她们上了一定年纪, 已经是奶奶辈了, 那才有可能走进医馆——前提还得是儿孙孝顺且家里有一点余钱。大部分的平民女性就算真的出现病痛了, 先熬着,实在熬不过去了,要么去求神拜佛, 要么就会求助接生婆这一类的特殊女性。所以有些接生婆能当半个医生使。 但接生婆毕竟没有受过真正的医学培训。她们的手艺几乎都是家传的。和真正的医生比, 她们可能只会治少数的几种病,或干脆手里捏着有限的几个方子,然后不管是什么病, 都直接拿着已有的“公式”往里面生搬硬套, 病人能不能痊愈全看运气。 即便是这样,平民女性想要遇到在一定概率上能治病的接生婆都要看运气。 所以, 如果这对跟着吴仙县县令入京的母女真的当了官并由朝廷出资开设培训班,不断培养相关人才,未来争取让她们培训过的接生员像送鸡铺那样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