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三章:讯号 (第2/6页)
是暗中替他站脚助威,免得朝廷夺走了应当属于他们军方的资金。 唔。尽管『军方』仅仅只是一个概念,但不可否认,似百里跋、司马安、徐殷等常年领兵驻军在外的大将军,其实他们与朝廷兵部、户部的关系并不默契。 想想也是。似百里跋、司马安、徐殷等大将军,他们恨不得麾下的军队编制扩编十倍,恨不得半年更换一次军备,恨不得有充盈的军饷,可在朝廷这边。兵部每两年更换一次军备就可以说谢天谢地,而户部更是年年提出要削减军费,因此,『军方』与朝廷若不存在矛盾,那才叫奇怪。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哪怕都是心向着国家的人,但因为立场不同,看待不同,也难免会激发矛盾。 不过在这一点上。赵弘润显然是支持军方的,毕竟在他看来,无论削减哪方面的费用,也不能削减军费,毕竟这关系着整个大魏的存亡。 别看眼下击败了一个暘城君熊拓,可问题是,楚国几乎没有因为暘城君熊拓的战败而受到什么太大的影响,说到底,楚国仍然只是畏惧齐国、畏惧齐王僖罢了。 更别说在大魏的北方,还有一个对上党、河内甚至是整个魏国虎视眈眈的韩国。眼下削减大魏的军费,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 一言以敝之,就是要以德服人。 不过在赵弘润看来,这位圣贤的言论过于理想化了,毕竟天底下并不是人人都用道理说话的,想当初因为楚国使节遇袭一事,魏国向楚国反复解释。但楚王熊胥依旧下令对魏宣战,企图用拳头、用武力胁迫魏国归附楚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