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一十九章:肃王的手段(三) (第2/6页)
个一阵。 对此,兵部向来很憋屈,因为他们每年要向户部讨要巨额的军费,而这笔军费,一部分用于支付国内卫戎军、驻防军的军饷,一部分则用于研发并打造新式的军器装备。 比如浚水营魏兵人手一面的铁盾。那可全是兵部辖下『兵铸局』的铁匠们给打出来的。 卫戎军还好说,似浚水营、砀山营那些驻防军的老爷们可不好伺候,亏欠军费要骂、军饷运至晚了要骂、新式的装备不好要骂,反正在兵部的官员看来。那些驻防军的军老爷们,整天到晚除了训练就是骂他们兵部。 可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兵部么?哪回不是因为户部慢吞吞地交割那笔军费的关系? 因此,别看兵部与军方关系不好,事实上他们与户部的关系更加恶劣。 总之一句话:若他们做得好,那是应该的;若做得不足。哪怕过错其实在于户部,他们也只能默默背黑锅,被驻防军的军老爷们指着鼻子骂。 而工部的遭遇就更加值得令人同情了,作为举国的负责基础建设的府衙,他们给兵部打下手(炼铁),给户部打下手(铸造印铜币的大型模器),仿佛大魏国内最脏最累的活他们都干尽了,可结果,他们工部的地位却始终在六部垫底。 『开荒三川之地』的设想被提出来多久了?可至今工部还未招募满足够的劳力,为什么? 除了大魏人口不如楚国密集外。最主要的原因不还是工部手中缺钱么? 要不然,大把大把的钱撒出去,四到六百万人口的大魏,岂会真的招募不满十万名劳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