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相公_第四百七十八章 偏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八章 偏爱 (第1/10页)

    其实,除去婚礼之外,这宋朝的宴席规距也是十分的多。

    宋朝没有圆形餐桌,要么是正方形的方桌,要么是长方形的条案,餐桌周围的座位都是两两相对的。主位跟客位常常位居一条直线上,我们把这条线看成一条纵线,那么餐桌另外两侧的座位就能连成一条横线,宋朝人管那两侧的座位叫做“打横”。

    不过,在宋朝参加宴会,哪个座位最尊贵,哪个座位最低贱,哪个座位是主位,哪个座位是客位,是没有一定之规的。那么,宋朝宴席上的座次到底按什么规矩来安排?其实非常简单,宋朝安排座次的规矩用六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看房门、定座次”。

    “看房门”是指看房门在哪儿。房门如果在南边,最北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北侧的座位一定是最尊贵的(俗称“首席”)。房门如果在北边,最南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南侧的座位反倒成了最尊贵的席位。房门如果在东边,最西边的餐桌和每张餐桌西侧的座位最尊贵。简单一句话,你根本不需要去管东西南北,只要是正对房门的席面和座位,必然最尊贵。

    由于古代的房子大多坐北朝南,所以首席一般位于餐桌的北侧(正对南边的房门)。首席右侧的座位一般在餐桌西侧,首席左侧的座位一般在餐桌东侧。而正是因为餐桌东侧的座位经常让主人坐,餐桌西侧的座位经常让客人去坐,所以人们习惯于把主人叫做“东家”,把私人幕僚和家庭教师之类受人尊重的宾客称为“西宾”。

    宋朝皇帝大宴群臣的频率很高:皇帝过生日,大宴一次;皇后过生日,大宴一次;给太子举行成人礼,大宴一次;给太子举行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