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_第1585章 威镇咸海(感谢赖皮神棍万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5章 威镇咸海(感谢赖皮神棍万赏!) (第3/5页)

独,与依附于天山的阿姆河中游和锡尔河中游相比,不在东西方贸易商路之上。

    荒漠和咸海环绕的阿姆河三角洲,过去也因此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火寻国过去独占此地,却也只是一个中亚三流小国,过去臣服于突厥、波斯等国。

    那片巨大的三角洲,火寻人以前并没有怎么真正的开发他们。

    但大华进入这片三角洲十二年,却已经让这里翻天覆地。

    一个个的军屯农场、国营农场,甚至是许多移民们的农庄,朝廷投入巨资规划修建的引水渠,甚至是疏通乌浒水使之成为运河。

    兼之朝廷将这里打造为河中地区的中心,用做监视、对抗阿拉伯人的前沿阵地桥头堡,让这片地区,反成为了昭武地区中后来居上的地方。

    这里常年驻扎着许多军队,到处都是军堡和农庄,并有许多军工、民用工坊企业。

    本来孤立于荒漠之中,孤独无险。

    可就因为大华帝国的全力开发,使得这里成为帝国西北边陲的一颗明珠。这个农业中心,甚至还成为了一个工商贸易中心,这里生产的粮食,甚至已经能够满足整个河中道的军民需求。

    近几年,阿拉伯人越来越嚣张,越来越狂妄,这也让大华不断重视河中这块前沿重地。

    咸海舰队、里海舰队,两支内湖舰队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甚至在两湖还派驻了陆战师。

    皇帝西巡,也来到了咸海。

    河中道、火寻省,张超转了一圈下来,非常满意。

    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加上中原大华的农耕技术,再加上大量移民,使得这里的荒地成为阡陌,遍地金黄的稻麦。

    以前这里的突厥游牧民,昭武粟特游牧民,还有一些绿洲土著,如今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