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699节 (第2/5页)
椅上,稍微休息一会儿准备去政制院。 曹苗芯把他的丧服拿出去,正在这个时候赵昙走了进来。 母子俩打了声招呼,曹苗芯拿着丧服离开,赵昙走到了赵骏身边坐下。 他今年也二十七岁了,前年娶了一个大学女同学为妻,去年生了个儿子,赵骏也荣升为爷爷。 “父亲,你哭了?" 赵昙敏锐地察觉到赵骏的眼眶有点红。 赵骏没有正面回答,只是问道:“这次你回来,工作怎么安排?" 赵昙 17 岁就以京畿路高考状元的成绩考上汴梁大学,并且攻读了硕士和博士,在攻读博士期间还抽空参加了科举,以一甲第四的成绩成为庆历二十六年进士。 目前大宋的教育体系已经逐步从儒家的四书五经当中转移到了数理化科学一道。 不过儒学毕竟根深蒂固,想要短时间内完全摒弃也不现实,因此三十多年下来,赵骏一直都是以科举和高考并行的方式进行。 而且科举当中也渐渐把儒学的权重降低,提高数理化的知识,眼下儒学差不多只占科举当中的 30%,数学占 20%另外 50%由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 跟后世的高考相比的话,就相当于 750 分的满分,语文占 225 分,数学 150 分,理综占 375 分。 基本上语文多出来的这 75 分就是后世英语的部分。 所以像那些重点大学出来的优秀学生考科举就非常简单,甚至已经可以把科举看作是大宋版本的国考,数理化水平较高的学生考中进士轻而易举。 本来以赵昙的成绩想拿状元都轻松,因为在高中时期,他的成绩就已经压过了陆游的爷爷陆佃,成为汴梁高中第之后科举当中成绩也非常优秀,理科成绩比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