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2/4页)
上煮一锅粥,包子出笼,粥也正好。 邻居明子叔夫妻俩来帮忙,正好大家伙儿一起吃早饭。顺便尝尝包子的甜咸,判断一下起面是不是碱大了或者小了,若是不正好的话,就得赶紧补救一下。 第二锅还是包子,第三锅是豆包。光这两样,就能忙活一上午。 下午则是蒸馒头,说是馒头,其实分好几种,方方正正的叫格馍,自家吃。搓成长条弯一下,再用刀子割两下的叫蛹馍,用来上供或者走亲戚。擀成片涂上五香粉和油,然后盘成小山再放一个红枣的叫大馍,只大年初一和正月十五吃,家里几口人就做几个,不能多不能少。最后两团捏成圆球,用剪刀剪出来一小片刺的叫刺猬馍,要放在门楣上,是看家用的。最后一种是弄个大圆盘,捏两条小鱼,捏个莲花盘,捏几个金元宝放上去,这叫年年有余,是供在桌子上的,过了正月十五就要扔掉,因为过年这段时间天天上香,烟熏火燎的,时间长了就不能吃了。 这些都忙完,就得架油锅了。麻糖也分两种,甜的就是方方正正的,咸的可以拧成八字形的,要是真的喜欢吃甜的,这个八字麻糖也可以做成甜的。 夏花和荷花婶子两个人在厨房忙忙碌碌,明子叔在外面负责烧火和看时间,这种大型的蒸馍活动肯定不能用屋子里的灶火,要不然费火还又慢,只能在院子里支灶台。蒸完馍要是嫌弃碍事儿,还能给拆了,明年再继续。 夏知秋负责端簸箕,刚出锅的馍馍都要分开摆放,要不然很容易黏连在一起的,撕掉外皮就不好看了。 从早上忙活到晚上七八点,夏花非得要留明子叔夫妻俩吃晚饭,反正有新鲜馒头,只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