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2/4页)
的话,这几日碍于张家大户人家的规矩名声,也不敢日日上门来找,却根本就守在镇外没走远,果然是个有心的。 王奂生本是外乡人,这也是当初绛绢娘家拒婚的原因之一。外地人在异乡哪那么好混呀?尤其王奂生和他爹老家在淮安境内,据此好几百里路,十几年前淮河大水灾,父子两个逃荒来的,流落到此地落了脚。 中国人,无论古今,便总有些故土难离的思想,王奂生这些年日子艰难,他爹又拖着病体,便也断了返乡的念头。如今他爹故去了,王奂生和绛绢打算成亲,偏遇上何家这样的膈应,这个时候迁回原籍去,倒也一举两得。 看来这王奂生可不是个傻的。大抵夫妻两个总要互补才好,姜采青起先还担心呢,若王奂生也是跟绛绢一般的包子性格,这夫妻两可就不好了。 听到绛绢就要走的消息,绫姨娘和菊姨娘都过来送行。茜纱不算,绛绢毕竟是头一个离开张家改嫁的姨娘,三个人坐在一起说说话,不免就有些伤感了。绛绢的贴身丫鬟绉儿红着眼睛,忙忙碌碌地收拾东西,菊姨娘见了便道:“这丫头也是伺候你久了,人总不是草木石头,哪能没有情分!不如我去跟娘子求个恩典,你就带了她走吧,这一去淮安府可不近近,路上她也好服侍你。” “菊姨娘说的玩笑话。”绛绢温婉地笑着,眼角却也有些泛红,“奴婢跟奂生哥哥这一走,从此男耕女织,过的清贫日子,做的柴米夫妻,却带着个丫鬟做什么?莫说我不用人伺候,便是她跟了去,我们还未必养得起她。” “呦,奂生哥哥,啧啧,这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