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标_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5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56节 (第2/7页)

不捉,是在纵容他们犯罪。

    人人都觉得法不责众,以为全天下的官员只要他们都贪,朝廷纵然查到他们犯罪的证据,因为牵涉甚广,必将秘而不宣,这是人干的事吗?

    捉,就得统统捉起来。

    想当官的人比比皆是,难道朝廷真要用cao心撤了这些官以后就没有人顶上?

    信国公是不认为需要cao这个心。因此也十分庆幸朱雄英并没有因为法不责众而对安徽这些官员手下留情。

    朱元璋处,信国公是不担心的。一向痛恨贪官污吏的朱元璋,每每对于大明朝的官要求极高。

    贪官,他没查出来就算了,查出一个他敢杀一个,不带犹豫的。

    官捉完了,天下也不能乱,朱雄英未必不知道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但他年纪毕竟小,出去很容易镇不住场子,就得是信国公这样的老臣出面,有些事才能顺理成章。

    结果也一如信国公和朱雄英所料。

    信国公毕竟早年也曾打下天下,想让天下不乱应该做些什么,信国公心里有数得很。

    安徽的官员被捉了,这年关在即,要想调任官员,也不是时候。安徽不宁,应天里因着安徽的事也被搅得天翻地覆。

    毕竟这御史台,大理寺内,竟然也有和凤阳处勾结的人,进京告状的人竟然求告无门,怎么,大明建朝才多少年?这就当皇帝是死的,天下无处可伸冤了?

    朱元璋对此勃然大怒,无二话,把相关人员捉起来。

    谁经手的案子,谁压下的案子,一查就不怕查不出来。

    最后,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捉了好几个官员。连同整个安徽的安员加在一起,竟然有近两百之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