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4 (第3/4页)
久能出成果?” 谭泳心中一顿,老实人在这时候也冒出了点心机来:“五年。”他没敢说十年起步。 戚封又问:“能大批量转化为产能吗?” 换句话说,能给企业赚多少钱。 谭泳心里发虚:“这项技术可以撬动一个产业。” 戚封面无表情地走了,当天下午,他们团队就得到消息,下阶段的经费被卡掉了。几千万的研究经费直接给了隔壁。 “隔壁是?”小杜适当地插了句嘴。 谭泳沉着脸说:“造机械臂的。” 小杜瞬间明白,是给众多工厂定制智能生产线的团队,也是现在企业的现金牛。 至于谭泳为何一副极度不屑的模样,是因为公司内部也有着非常明显的鄙视链。 像谭泳这样攻克顶尖技术难关的,往往将自己定位为科学家,而隔壁团队呢?恰饭的。毫无技术含量,甚至不应该存在于灵动科技这样高精尖的公司里。 小杜默默地端起自己面前的酸梅汤喝了一口。 他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之前,他们戚总还在时,把这些科学家们惯坏了——他们想要多少经费,一般只要项目有进展,都会批下来。各位攻坚团队也习惯了不差钱的日子。 现在戚寒舟走了,戚封本人显然没有自己儿子那样的本事,加上科技城这个大项目进展不顺,哪里有闲钱来养这些短期内没产出的技术人员? 加上…… 小杜隐晦地看了谭泳一眼,隔壁的团队的领导是个会来事的人精。相比起来,谭泳这样头脑简单的技术人员,哪里干的过久经商场磨炼的社会人。 灵动的生态已经变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