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一千五百七十五节 流血的单于庭(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五百七十五节 流血的单于庭(3) (第2/6页)

,送大匠郑公于秦,让秦人去搞郑国渠。

    结果,最终疲秦的目标没有达到,反而使得秦国彻底补全了他最后的一块短板——粮食问题。

    想到此处,阳罔便长身拜道:“大单于、左贤王:臣以为,折合马所献的‘瓦尔那’之制,必定将使匈奴陷入衰败之中,更将直接导致臣所负责的夏务变法失败!”

    “故臣以为,必斩折合马,以安天下!”

    “嗯?”句犁湖犹豫了起来,问道:“此话何解?”

    夏务运动,是当前句犁湖和狐鹿涉的最大的公约数,更是他们两个共同认定的匈奴唯一的变强之路。

    事实也证明了,在经过了用中国军功制度激励后,匈奴的军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大幅度提升了。

    就连曾经是炮灰和鱼腩的杂牌与哲别骑兵,也表现出了非常旺盛的作战意志。

    正是因此,匈奴骑兵才能在西方世界如入无人之境,横扫群雄如卷席。

    不然的话……

    句犁湖认为,匈奴军队甚至无法再次攻克俱战提……

    因为,当时的俱战提已经经过全面整修和加固,守军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

    若以过去的经验,匈奴人即使可以攻克,恐怕也要大半年。

    结果,在新的军功制度激励下,匈奴战士和哲别战士们,奋勇先登,只用了三天就攻克了俱战提。

    大夏总督和贵族们,牵着牛与羊,载着黄金、珠玉和美人出降。

    更让句犁湖意动的是西征时在康居王都卑阗城下,一支哲别骑兵约三千人被两万余康居军队包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