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 (第2/4页)
王屈膝,百官见状也相继臣服。如此,一场篡位竟变得名正言顺,无人再去计较太子之死。徐衍之不是大渝之人,尚且不觉如何,但景承义自有忠君之魂,不忿荣王残害兄弟颠倒超纲之举,不愿屈服。 徐衍之作为新朝丞相,去将军府探望软禁其中的景承义,本欲劝对方想开,却没成想景承义头一回翻了脸。二人竟是不欢而散了。 罢了,如此也是情理之中。徐衍之最初看重的,不也就是这份赤子之心么。 景承义最终还是被放了出来,在徐衍之的斡旋下官复原职。可景承义自此郁郁寡欢,不上早朝,不跪新帝,与他亦是形同陌路。 第二年,南境卷土重来,此次不同以往,竟是二国联合,以帮助平定内乱为由一路攻上。新帝命景承义南征,景承义欣然应允。 这次徐衍之才是真的慌了,他能看到这次南征的结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景承义无法忠于先皇,无力挽回超纲,无力扶持太子,至少能为大渝百姓尽忠。 若是能死在战场,才是真的死得其所。没有人比徐衍之更能明白这场南征的凶险——连新帝都是报了几分这样的心思吧。 可无论他如何哀求,怎样分析利弊,景承义都是态度坚决,一如当年一样开拔去了南境。 徐衍之明白,他对景承义命格的影响,在这时才完全地体现了出来。若是没有他,景承义或许现在早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将军,早已实现当年意气风发的愿望,何必马革裹尸,再无声息。 又是一年春日,大军终于得胜,抬棺而归。新帝下了诏追封,上面写的是一品大将景承义的一生功绩。 城外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