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 (第3/4页)
念下来,罗晓宁嘴都念秃噜了,而梁老师做贼心虚,还在思考这诗要怎么解释。罗晓宁秃噜着嘴问:“哥哥,这是什么意思?” 你这是在刁难你梁老师,他一个工科男你叫他怎么解释? 梁老师死鸭子嘴硬,他强行镇定:“意思——意思——意思就是,床头照着大月亮,月光看上去就像霜,抬头看见月亮,低头就想家——想故乡。” 翻译清楚,逻辑通顺,没毛病。 至于里面的比喻修辞对偶通感,就当不存在吧,李白没有棺材板。 只是那一瞬,梁旭粗糙的解释居然说服了罗晓宁,也说服了他自己——罗晓宁出神地看着他,嘴里翻来覆去地念:低头思故乡。 彼时没有明月,这里也不是他们的故乡。 梁旭想,我的故乡在阿陵。 名作之所以为名作,不是因为许多人吹捧才称作名作,那么多人提到李白,第一个就想到静夜思,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的确感人肺腑。它纯朴而舒阔的诗意,在那个阳光普照的病房里,洒下思乡的月光。这一缕月光,学医的梁旭感受到了,智力残缺的罗晓宁,也察觉到了。 梁旭在罗晓宁笨拙的朗诵里,忽然觉出泪意,罗晓宁见他神色凝重,也渐渐地止住了声音。 “哥哥,你怎么了?” 梁旭回过神来,脱口问他:“晓宁,你想家吗?” 罗晓宁怔怔地看他:“想。” “……你家在哪里?” 罗晓宁不说话,过了好一阵子,他茫然地说:“不记得了。” 可他又望着梁旭:“哥哥,你想家。” 梁旭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想家,只是有些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