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6 (第3/4页)
每家每户的门缝里。 第二天, 汴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了。 依着梁桢的脾气, 定然要把事情做绝, 只是大皇子却有所顾及。他想打击二皇子,却不能不顾官家。 于是, 他又叫人做了一批画册,言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官家一定会命人查明真相, 不管凶手是谁绝不姑息。 一时间,朝堂上下、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这件事。官家被戴了个大大的高帽子, 就算想姑息也不成了。 徐编修的兄长从登闻鼓院进了汴京府衙,宋府尹主审,副相坐镇, 徐编修生前的同僚、酒馆的伙计一一被带上堂。 威威府堂,正大光明的匾额高悬其上, 没人敢说谎,很快就查明了真相。 原来,徐编修那日确实没想喝酒,只点了两样小菜。吃到一半突然来了几个书生模样的人, 看样子像是相熟了,重新要了酒菜,变着法的灌他酒喝。 徐编修平日里滴酒不沾,冷不丁一阵猛喝难免会醉。喝完后被他们诱去河边,这才失足落了水。 案子查到这里,其实才进行了一半。接下来才是最难的。 那几个涉案的书生早就被梁桢或大皇子拿住了短处,或为保命,或为图财,全都按着他们的吩咐口径一致地指认二皇子。 大皇子是为了打击二皇子,让他彻底失去君心。 梁桢的目的则是逼着贤妃做选择,要想保住二皇子势必要舍了嘉仪公主。 贤妃深知这一点,她还知道如果不能让梁桢满意,他必不会罢休。 贤妃只能忍痛谋划,亲手将罪名推给嘉仪公主,把二皇子择了出来。 三方博弈之下,嘉仪公主身边的女官主动认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