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个问题有问题 (第2/8页)
通过在大脑植入一个微型装置,读取大脑的意识,然后通过短程蓝牙技术控制机械义肢进行运动。 被誉为“钢铁侠”的马斯克·埃隆,据说近期就在搞这个东西。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神经学、医学、生物学,还涉及到计算机学、神经信号模拟等复杂领域。 要设计出能够模仿正常生物神经信号的义肢,就必须精准模拟出正常功能组织的非线性输入/输出(I/O)参数。 要实现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技术,所需要的计算机建模就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巧的是,孟浪一直在做的“神经系统模型”中,就有这方面的涉猎。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生机械义肢,已经可以做到由大脑控制进行简单运动,甚至还有初级的触觉反馈。 但它的实用性和成本完全不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不过孟浪手中这份义肢技术的技术含量,远超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除了千锤百炼的机械设计结构之外,它与当今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初级的“神经接驳技术”! 不同于手部和脑部的密集控制神经,腿部的运动功能不需要像双手那么灵活,也不需要承担中枢神经的庞大信号处理任务。 因此腿部的神经结构相对简单。 涉及坐骨神经、皮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等等。 所以,腿部的机械义肢,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 这份图纸里的机械义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肢体、神经紧密相连,通过手术安装在断肢末端的“端口”。 另一部分则是机械义肢主体。 这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