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_第82章 都是套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都是套路 (第2/5页)

不过不得说的一点是,大唐对待游牧民族的威慑也可以说是非常强的,至少归顺大唐的这些少数民族在大唐后期变弱的时候,居然还有不少忠臣,也是神奇。

    哎,这就是历史记录和真实的区别了,历史只记录结果,和大概过程,但是中间发生了什么,无人知道。

    不过他如果没记错的话,吐谷浑的王城好像就在青海湖沿岸,因为那里是一片草原,对于同样是游牧民族的吐谷浑来说是水草丰茂之地。

    既然王城是青海湖附近的话,那么距离茶卡盐湖就不远,拿到茶卡盐湖,这就意味着海量的食盐,类似于后世海盐的晒制手法就可以用。

    海盐的晒制制作手法最早出现于北宋,但是由于技术不过关,还是采用煎煮法,所以这个时代的盐制作难度高,成本高。

    真正晒制手法成功要在晚清了,不过对李恪来说自然没有难度,他有完整的一套晒制海盐、湖盐,制作精盐手法的书籍。

    这么一来的话,似乎可以一举多得,李恪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让自己的商行跟李靖,李绩,或者侯君集合作,再搭配一些当地府兵大量晒制食盐,海量的低成本食盐必然会带来恐怖的利润。

    这样,大唐在吐谷浑就有了驻兵的理由以及财力,而这里面的部分利润,不管是跟李绩还是李靖又或者侯君集合作,实际最后得利的是底层的府兵,那意味着自己又拉拢了一批底层士兵。

    中国古代王朝打败游牧民族的有很多,但是之所以屡屡无法控制,不是因为这些王朝不想驻兵,而是这个时代,驻兵的成本太大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